01 《俳句》— 为Akai而作的实时交互电子音乐(2025/2'00''/世界首演)
作曲/现场交互表演:杰弗瑞·斯托莱特(美国)
转瞬即逝间,
三行诗展开世界,
一呼一吸皆人生。
02 《想像中的命运》— 为接触式麦克风与Kyma而作(2014/8'26''/杭州首演)
作曲/现场交互表演:杰弗瑞·斯托莱特
《想象的命运》是一首结合Kyma声音系统、一部书籍与两支麦克风的实时交互演出作品。其中一支为简易接触式麦克风,用于捕捉敲击产生的物理脉冲,这些脉冲进一步驱动并塑造作品的声音结构;另一支麦克风则用于采集我的人声,并在演出过程中进行实时音频处理。作品的文本聚焦于两个国家在追求深厚持久友谊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演出所用的文字节选自《想象的命运》一书,原文如下:当我们长途跋涉通过教堂的苦难,生活的折磨 已经使我们勇于对抗,我们共同的人性,我们的热情,我们的爱会消融我们路边的参差岩石,那些路弄伤了我们的脚,却使我们互相拥抱联合起来拥有最深的友谊,也使我们灵魂相依。
03 《东京余迹》— 为红外MIDI控制器和踏板而作(2001/6'00''/杭州首演)
作曲:杰弗瑞·斯托莱特(美国)
现场交互表演:万方(中国)
我热爱极致的速度,也迷恋东京新宿区那种令人目眩神迷的高度密集感。正是这两种热情的交汇,促成了这部作品的诞生。《东京余迹》是一首为两套红外线MIDI控制器而作的作品,演出中使用由Max平台构建的定制交互式演出环境,并结合钢琴音色音源进行呈现。
04 《客观见证》— 为Wacom Tablet而作(2023/30'00''/中国首演)
作曲/现场交互表演:杰弗瑞·斯托莱特(美国)
《客观见证》是一部通过音乐展现我个人成长历程的作品,从我出生在波多黎各开始,贯穿童年记忆,延伸至成年后的当下与对未来的想象。作品以一段原创的西班牙语文本为核心,这段文字源自我真实经历和记忆中的片段,并表达了我对这些经历的感受与理解。这是一段融合音乐、象征与文字叙事的旅程,透过声音与语言勾勒出那些塑造我个性的关键时刻,也回应了“我是谁”这个根本命题。整部作品通过一套数据驱动的电子乐器进行演奏,演出过程中结合了Wacom数位板与Kyma声音系统的实时控制。文本本身不属于传统文学的任何常规形式,它介于诗歌、歌词与歌剧脚本之间,但又并不完全属于任何一种。更准确地说,它读起来更像是一份法律证词——陈述清晰、平实克制、没有情绪渲染,却因为真实而有力。
05 《折射:认知之径》— 为MediaPipe而作的交互电子音乐(2025/5'00''/世界首演)
作曲/现场交互表演:王驰(中国)
《折射:认知之径》探讨的是这样一种思想:感知从来都不是对现实的直接映照。正如光线穿过玻璃时会发生折射,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也会在经过我们选择、继承或建构的各种认知、文化与情感之“镜片”时发生偏转与弯曲。每一次折射——每一种视角、模型或顿悟时刻——都既非完全正确,也非彻底错误。它们只是路径,是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没有哪一块镜片能独自呈现全部的真相;唯有在多重视角的交汇、对照与重叠中,一个更为完整的图像才可能浮现。这部作品并非对确定性的追寻,而是一种邀请:邀请我们进入复杂性之中,聆听差异、接纳模糊,并意识到,每一块“镜片”在塑造我们对现实的认知中所承载的重量——以及,它如何通过我们的信念选择,反映出我们是谁。作品以相机镜头和伸缩绳作为感知的隐喻和视觉引导和实时控制,使用人工智能声音合成模型,在实时中处理声音与图像的多重输入与解释。这些技术隐喻也映照着人的境况:片段化,却在努力整合;被折射,却持续追寻理解的可能。
06 《平衡》— 为Gametrak而作(2024/9'00'')
作曲/现场交互表演:杰弗瑞·斯托莱特(美国)
《平衡》是一部声音与视频实时交互的电子音乐作品,作品使用Gametrak位置追踪系统、Kyma和Max/Jitter。两年前,我经历了一次脑震荡。虽然脑震荡对我的影响已基本消除,但我不得不学会处理因长时间阅读电脑屏幕文字而导致的身体平衡障碍,这种障碍源于视觉处理系统与前庭系统之间的冲突。由于电脑是我主要的创作工具,长时间使用电脑对我而言常常充满挑战。尽管如此,通过音乐创作来探索平衡、失衡以及我自身状况的本质,对我来说是最有意义的方式。为了隐喻这种失控感,我在作品中通过声音与视觉领域的算法生成不确定的结果。
07 《静 • 读空气》— 为MediaPipe而作的交互电子音乐(2025/10'00''/世界首演)
作曲/现场交互表演:杰弗瑞·斯托莱特(美国)
呼吸停滞太久,
无声之中积压紧张,
深层渴望交汇碰撞,静中可见本质。
沉默中,深情无声回应。